手机扫一扫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点击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读懂海南看我的!

这堂课只点“火”,不点名!海南大学非遗课“燃爆”现场

海南日报客户端 2025-10-17 20:39:29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婷

10月17日下午,海南大学《非遗传承·黎族特色文化》沉浸式公开课“黎韵匠心·非遗新生”在该校青春记忆广场火热开讲。本次活动以“原始创造力”为主题,带领同学们零距离感受黎族非遗的独特魅力。

“这堂课不点名,只点‘火’!”活动在课程负责人、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王熙老师幽默的话语中拉开帷幕。课程聚焦于黎族两项古老技艺——树皮布制作与钻木取火。王熙老师强调,黎族是迄今少数完整保存钻木取火技艺的民族,该项技艺已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增强体验感,活动特别邀请了海南省级非遗“黎族钻木取火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照方及多位县级传承人现场教学。当传承人身着原始质朴的树皮服饰登场时,仿佛从历史中走来,瞬间成为全场焦点。

“黎族钻木取火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身着黎族树皮衣现身。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天平 摄

王熙现场讲解了“树皮成衣”的工艺过程。她指出,黎族树皮布的制造历史源远流长,它见证了人类衣物从无纺到有纺的演变历程,该技艺主要分布于海南中南部黎族聚居区。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亲手触摸树皮质感,试穿体验,感受这项古老技艺所承载的民族智慧与适应自然的力量。

学生现场试穿黎族树皮衣。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天平 摄

最令人振奋的是钻木取火环节。传承人现场演示通过弓钻法、手钻法和绳钻法等三种方式取火。当一缕青烟渐起,同学们屏息凝视,在火光燃起的刹那,掌声与惊叹响彻现场,仿佛亲眼见证文明火种在当代重现。“太神奇了!”同学们跃跃欲试,现场气氛热烈。弓钻法因操作相对简便成为出火最快的“热门”选择,不少同学在一分钟内就成功引燃火种,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手钻法虽然难度较大,但也有多位同学经过反复尝试后成功取火。最具挑战性的绳钻法因体验时间有限,仍有一组同学成功完成,引来阵阵喝彩。

“当火星冒出来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千年前我们祖先的智慧。”一位学生说。

“黎族钻木取火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现场钻木取火。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天平 摄

本次公开课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可触摸、可体验、可互动”的沉浸式课堂,引导学生在“玩火”“摸树皮”中激活文化感知。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互动频繁,实现了“非遗进校园、文化入人心”的育人理念,让古老技艺在青春校园里焕发新生。

责编:曾中笑
二审:严兰青
三审:刘乐蒙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如需转载,请致电:0898-66810614
阅读

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