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点击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读懂海南看我的!

黎族非遗“醉”校园!海大特色通识课上演最燃民族风

海南日报客户端 2025-10-11 20:23:10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婷 文/图 拍摄、剪辑视频

当鼻箫模拟的“五指山鸟语”在校园婉转回荡,当百年灼巴在学子手中鸣响,一场穿越三千年的黎族文化之旅在海南大学开启。10月10日下午,海南大学特色通识课展演之黎韵琼音·非遗青春 ——《非遗传承·黎族特色文化》沉浸式公开课,为学生们呈现了耳目一新的民族文化盛宴。

当天下午3时许,白沙民间歌舞传承协会民歌传唱队员及东方市级黎锦技艺传承人符仁姑身着黎族特色服饰现身海南大学。七位传承人(传唱人)以原生态唱腔,将黎族先民的生活图景带进校园。课程负责人、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王熙现场讲解了黎族服饰、黎族五大方言民俗及竹木乐器等文化知识。

白沙民间歌舞传承协会民歌传唱队员现场演奏鼻箫、灼巴等黎族乐器。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婷 摄

在优美的敬酒歌旋律中,传承人(传唱人)身着民族盛装,向现场师生和外国友人敬上甘甜的山栏酒,欢声笑语点燃全场。

随后,传唱人表演了浑厚昂扬的《劳动歌》、轻快跳跃的《丰收乐》,悠扬的音乐声,如同两股交织的彩绸在校园上空飘扬。最令人惊叹的莫过于鼻箫演奏,传承人(传唱人)用鼻孔吹奏朴素的竹木乐器,竟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出山间的百鸟争鸣。百年灼巴的现场教学同样引人入胜,传承人(传唱人)从选材到调音,手把手指导学子“驯化”竹木,带领学生体验非遗技艺。

非遗传承人(传唱人)现场教授大学生吹灼巴。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婷 摄

非遗传承人(传唱人)现场教授大学生吹灼巴。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婷 摄

课程在互动舞蹈环节迎来高潮。在传承人(传唱人)的带领下,70余名大学生、幼儿园小朋友纷纷加入黎族团结舞阵列,大家手牵手,载歌载舞,形成一个巨大的环形阵列。黎族传统舞步与青春律动激情碰撞,跳出校园里的“最燃民族风”。

来自外国语学院的曹庭瑄同学身着黎锦旗袍,现场学唱黎族歌曲、学跳黎族舞蹈,她直言:“我深刻感受到了黎族文化穿透时光的魅力。”

近年来,海南大学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将非遗纳入通识教育模块,开设《非遗传承·黎族特色文化》等课程,通过“非遗进课堂”构建了“传承人-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既为非遗保护提供学术支撑,也帮助学生开拓跨学科视野。

责任编辑:李玮竞
内容审核:樊学玲
值班总监:刘乐蒙
值班主任:齐松梅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如需转载,请致电:0898-66810614
阅读

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