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琬茜
9月28日下午,海南省博物馆《尺翰映山河——海南红色家书中的时代记忆》展厅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正在进行。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海南大学、海口旅游职业学院,组织中职、高职、本科三个学段30余名师生,通过馆校协同、任务研学、交流研讨的创新形式,打造了一堂沉浸式、互动式的场馆里的大思政课。
展厅变课堂,任务引导深度学习
“请找出家书中对亲人牵挂的句子,并说说哪句最打动你?”活动伊始,中职组的同学们便领到了第一项任务。在“无畏”展区,海口旅游职业学院学生洪静菲仔细端详着黄长轩烈士的家书,被黄长轩写给弟弟的一句话——“星星现已长大了,特别灵敏”所深深打动。“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了黄长轩烈士铁汉柔情的一面。”洪静菲说。
在另一侧的“追寻”展区,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王沛泽所在的高职组正在进行讨论。“我们分析认为,王器民烈士‘继我志呵’中的‘志’,不仅是个人的理想,更是对国家前途的集体信念。”他们的任务是“解码‘追寻者’的信仰密码”,需要从家书文本中提炼精神内涵。”王沛泽深有感触地说,“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今天,重温这些家书,让我更加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家国情怀。”
本科组的任务则是“追寻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同学们展开深入探讨,深入分析革命者在“小我”与“大我”、“生”与“义”之间的抉择,及其对当代青年生命价值观的启示。
师生共研讨,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在研讨环节,各学段小组代表基于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汇报交流。同学们踊跃发言、深刻分享。
不仅是学生,参与活动的思政课教师也先后分享将红色家书资源融入教学的具体做法。“将家书内容设计成探究性问题,这种真实的历史文本比单纯的理论讲解更有说服力。”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艺霏说。
海口旅游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师赖文浩结合实践体会认为,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可以开发“家书情景剧”“红色家书朗读会”等互动形式,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切身感受革命者的家国情怀。
打破学段壁垒,创新思政育人新模式
以海南红色家书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开展展厅研学,各学段师生共上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此次活动不仅突破了传统参观模式,更有效打破了校际壁垒和学段隔阂,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
“这是一次探索中高本思政课一体化的有益尝试。”活动带队教师、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吴海翠表示,通过校馆协同、校际协作与学段衔接的创新机制,活动创设了“沉浸式实景教学+分学段任务驱动”模式,有利于引导青年学子在深入解读家书的初心与使命中汲取精神力量,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实现从被动听讲到主动探究的转变。
“这种分层任务式的参观,让不同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提高了馆校合作的实效性。”海南省博物馆公共服务部讲解组组长秋颖表示。
活动结束后,各校将指导学生形成研学报告,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不少学生表示,这种“带着情境任务逛展厅”的方式,让观看变成了探究,让历史走进了内心。
责任编辑:傅婕
内容审核:蔡宝莹
值班总监:苏庆明
值班主任:罗清锐
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