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点击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读懂海南看我的!

海南三大高校2025级本科新生大数据出炉

海南日报客户端 2025-09-15 21:00:30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婷

九月的海南,海风轻拂、椰影摇曳,大学校园迎来了一批崭新的面孔。近日,随着2025级新生报到完毕,海南多所高校陆续公布本科新生大数据。从生源分布、性别比例到年龄结构、姓氏特点,一组组数据生动描绘出新一届海南高校学子的整体面貌。

新生规模:部分学校略有增加

据了解,海南大学今年共迎来本科新生共9157人,与去年相比(9039人)增加100余人。其中,海大今年新生人数最多的热带农林学院(含农业农村学院、乡村振兴学院)达1380人,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573人、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507人、国际商学院549人紧随其后。

海南师范大学今年共录取5790人,与去年(5678人)相比也略有增加,包括普通本科及预科(含华侨港澳台联招)5540人,高职(专科)升本科219人,第二学士学位31人。其中,师范专业人数为3431人,占62%;非师范专业2109人(不含专升本和第二学士学位),占38%。

海南医科大学今年本科新生共2584人,人数较多的专业包括临床医学(470人)、护理学(210人),临床医学(免费定向)、中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新生均超百人。

性别比例:理工男多 文科女多

统计数据显示,海南大学男生4899人、女生4258人,男女比例1.15:1;海南师范大学男生2190人、女生3350人,男女比例约1:1.53;海南医科大学男生1070人、女生1514人,男女比例为1:1.41。

从各学院层面看,仍普遍呈现理工科男生比例高、文科女生比例高的特点。例如,海南大学男生比例较高的学院包括:海洋生物与水产学(82.00%)、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81.67%)、土木建筑工程学院(79.09%)等;女生比例较高的学院为人文学院(82.61%)、马克思主义学院(76.56%)、外国语学院(75.76%)等。

生源分布:多省交融 汇聚青春版图

海南大学新生人数居前五的省份依次为:海南(1716人)、河南(668人)、安徽(668人)、四川(483人)、湖北(465人)。海南师范大学省内生源1592人,省外生源3948人,主要来自河南、湖南、江西等地。海南医科大学人数较多的省份包括海南、河南、安徽、山东等。

年龄方面,海南大学新生年龄跨度从15岁到25岁,18岁新生共5885人,占总人数的64.27%。海南师范大学新生多出生于2006年和2007年。海南医科大学新生以2007年出生为主,其中有13人生于2007年2月19日。

姓名趣闻:王姓最多 刘畅成爆款

姓名方面,各高校排行第一均为“王”姓,比如,海医今年共迎来211位“王”姓新同学;各高校“李”“张”“陈”“刘”等姓氏的人数紧随其后,进入各校姓氏排行TOP5。

海南大学人数较少的姓氏包括“阴”“应”“官”等;海南师范大学“师”“竹”“智”等稀有姓氏成为“独家代言人”;海南医科大学“亓”“昝”“佧”等生僻姓氏,为校园增添了一份独特色彩。

另外,海南大学有378人存在同名情况,“刘畅”“张宇”“张颖”等姓名各有4人使用。海南师范大学2025级新生共有4名“刘畅”,以及多名“王浩宇”“王艺璇”“陈鑫”。海南医科大学出现3位“符永康”。

责任编辑:王丹南
内容审核:樊学玲
值班总监:许世立
值班主任:齐松梅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如需转载,请致电:0898-66810614
阅读

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