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点击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读懂海南看我的!

海南大学教授徐艳晴:耕耘廿载育桃李 潜心治学筑新章

海南日报客户端 2025-09-15 20:27:42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婷 通讯员孟延妍 梁淑仪

阳光透过海南大学观澜湖校区(城西教学点)阶梯教室的窗户,轻轻落在讲台上。一位身着素雅职业装的教师正站在讲台前,她声音温和而清晰,手中的粉笔不时划过黑板发出清脆的声响。教室里坐满了学生,有的凝神细听,有的低头疾书。

她是海南大学国际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公共管理学责任教授徐艳晴,从教二十载,她始终从容而坚定地站在教育一线,以学术为根基,以育人为使命。近日,她被评为2025年“海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我始终相信,教育是‘以心灵影响心灵’的事业。当我站在讲台上,看到学生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那种成就感无可替代。”在徐艳晴看来,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价值观的塑造者、学生成长的陪伴者。

2005年,刚从武汉大学管理学专业硕士毕业的徐艳晴毅然踏上南下之路,入职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海南大学前身之一),成为一名青年教师。

“最初只是被海南的自然环境吸引,但越深入这片土地,越感受到这里发展的潜力与教育的责任。”她不曾想到,这个偶然的选择,竟成为她二十年教育生涯的起点。

在海南大学期间,她先后赴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又到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多次赴海外访学交流。学术之路越走越宽,但她始终没有离开海南大学的讲台。

“学术是神圣的,来不得半点马虎,现在对你们严格,是对你们的未来负责。”作为教育者,在学术规范上,徐艳晴的要求近乎严苛,但面对学生的困境时,她又展现出母亲般的关怀。

来自老挝的2024级中和书院公共管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郭小龙说:“徐老师授课内容丰富,但考虑到我们留学生的中文水平,她总会让班长收集我们的问题,再耐心为我们解答,让我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母亲般的温暖。”这份跨越语言的关怀,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子们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我愿意做那个点灯的人,看着学生们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这就是我作为教师最大的幸福和骄傲。”徐艳晴微笑着说道。

徐艳晴以特有的严谨和远见,推动学院治理创新和学科融合发展。在她的带领下,学院于2023年顺利完成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核验,2024年成功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实现了学科建设的历史性突破。

下课铃声响起,徐艳晴合上讲义,教室里响起热烈掌声。教育是播种,不求立即结果,但求静待花开,正如徐艳晴始终相信:“教学之道,始于课堂,成于实践,终于为民。”

责任编辑:曾敬
内容审核:樊学玲
值班总监:许世立
值班主任:齐松梅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如需转载,请致电:0898-66810614
阅读

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