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王子豪 陈美如 记者林博新 剪辑/陈美如
8月26日,海南省再生稻观摩与研讨会走进万宁、琼海。各市县农技推广中心技术骨干、种粮大户、农技专家齐聚一堂,聚焦海南省再生稻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等核心议题深入探讨,为充分发挥海南光温资源优势,提升水稻种植效益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贡献智慧力量。
8月26日,来自全省各市县的农技专家、种粮大户来到位于琼海、万宁的再生稻示范田查看水稻长势。海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王子豪 摄
何为再生稻?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农业农村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副教授张宝琴介绍,再生稻是一种高效水稻种植新模式,通过利用头季收割后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成穗,实现“一种两收”。与双季稻相比,其优势在于可省去重复的育秧、插秧等环节,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亩产可达800公斤以上。
当天上午,观摩团队先后走进万宁和乐水椰村示范田、琼海嘉积龙寿洋示范田,参会人员纷纷步入田埂、捧起稻穗、掂量稻粒,现场观察不同管理模式下的再生稻生长情况,为引进种植再生稻积累宝贵经验。
图为农技专家正在查看再生稻的稻穗长势。海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王子豪 摄
“头茬几月种比较好?”“收割时怎么保证稻桩完整性?”“桩要留多少公分?”“什么时节施肥比较好?”……田埂间,参会人员一路走、一路问,并不时掏出本子将现场专家的解答“干货”一一记下。
“这次观摩对我来说是个惊喜,示范田的稻穗比我之前看过的再生稻都要饱满,产量肯定低不了。”来自文昌的种粮大户王婷告诉记者,她未来会尝试引进种植再生稻,为本地农户种好晚稻增添信心。
当天下午,主办方邀请多名农技专家就《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主题开展现场授课。交流环节,来自全省各地的种粮大户频频“抢”麦提问,并得到与会专家的细致解答。
8月26日,在研讨会现场,农技专家正在授课。海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陈美如 摄
本场研讨会由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海南大学主办,万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琼海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协办。
责任编辑:李倩
内容审核:苏庆明
值班总监:黄敏
值班主任:罗清锐
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