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点击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读懂海南看我的!

海南省万名大学生基层科普行火热进行,成效如何?

海南日报客户端 2025-08-12 13:29:59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邱江华

暑假本是休息放松的时光,但海南一些大学生却选择了另一种打开方式——他们“变身”科技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乡村学校、社区广场,从举办趣味科普讲座激发孩童科学兴趣,到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助力增产增收,他们活跃在基层各个角落,用接地气的方式架起科学与群众之间的桥梁。

据统计,2025年海南省万名大学生基层科普行自6月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已有4000余人次高校志愿者参与,累计开展1400余场次活动,覆盖受众十余万人次,各类宣传报道300余条。这场声势浩大的暑期实践,正悄然改变着基层群众的生活,也为海南科普事业注入了新动能。

科普活动如火如荼

“维生素B2对人体很重要,但你们知道吗,它还可以召唤‘流星雨’哦!”近日,在五指山市毛阳镇毛栈共享书屋,来自琼台师范学院的大学生科技志愿者走上讲台,为当地孩子们带来了一堂乡村科普课。

孩子们的目光被吸引到演示台上。随着维生素B2粉末入水,在手电光束的照射下,金黄色的“星点”缓缓滑落。一场绚烂的“荧光流星雨”在水杯里散开来,让同学们大开眼界,课堂气氛随之沸腾。

毛栈村是毛阳镇上规模最大的行政村,村民大多出外务工,村里不少留守儿童。今年暑假,毛阳镇在毛栈共享书屋成立了“爱心托管站”。开班通知一出,名额很快被抢空。但这么正儿八经地上科普教育课,对孩子们来说还是第一次。

当浑浊的“模拟污水”经过装有石英砂、活性炭的简易过滤装置时,层层过滤后逐渐清澈透明。亲眼见证污水变净水的强烈对比,孩子们惊叹不已,直呼“收获满满”。

“希望这样的科普活动能成为孩子们探索未来的起点。”五指山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课程加入了与生态保护息息相关的节水用水、雨林保护、垃圾分类等内容,旨在让复杂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易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热情。

放眼全省,各类科普活动如火如荼,科学知识浸润人心。

在陵水,志愿者们为乡村孩子带来自然拼贴等趣味课程。指尖翻飞间,一些陵水乡间常见的草木,在孩子们充满想象力的排列组合下化作一幅幅鲜活的画卷。

在澄迈,为让托管时光变得生动又有意义,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分发航天、卫星、太阳能风扇等手工制作材料,并鼓励大家动手拼装。从识别零件到摸索步骤,志愿者们在旁耐心指导,孩子们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更在脑海里悄悄种下了对航天与科技的好奇种子。

“我还给孩子们讲科学家屠呦呦的故事,引导他们学习永不言弃的精神。”大学生科技志愿者王诗涵说,由于大多数学生年龄较小,更活泼好动一些,他们便将游戏与课程内容相结合,鼓励孩子们走上讲台,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与表达能力。

深入乡村真情助农

“欢迎大家来到直播间,这里是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雅秀村,村里盛产冷泉芋头,香甜粉糯口感好,绿色又健康……”

面对手机镜头,大学生科技志愿者欧阳帆自信大方地介绍道。几秒后,手机叮咚声响起,屏幕跳出新订单提示。

近日,来自海南师范大学的志愿者们走进雅秀村开展助农直播活动。每年6至9月,是雅秀村收获冷泉芋头的时节,过去冷泉芋头主要通过线下售卖,但销售面有限。经过一番调研,志愿者们深挖芋头特色与优势,在村子里开设了临时直播间,力争拓宽销售渠道。

不仅如此,志愿者们还化身“小老师”,传授村民们直播操作方法、出镜要点、口播技巧等。直播活动在多个社交平台累计收获点赞3.7万,大大提升了冷泉芋头的知名度。

在儋州,来自多所高校的志愿者们走进雅星镇,针对当地橡胶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问题,开展防治知识讲座,帮助农户识别和应对主要病虫害。除了集中培训,志愿者们还分组走访橡胶种植户,有针对性的帮助农户制定适合的林下种植方案。

“大学生科技志愿者们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新思想、新观念。希望这样的科普活动经常举办,帮助我们走上科技兴农的道路。”学生们的辛勤付出得到了村民们的真心点赞。

在定安,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志愿者们走进多个村庄开展防蚊灭蚊科普宣传与医保政策宣讲活动。一边让村民们主动参与覆盆倒水、防蚊灭蚊行动,一边针对村中老人与儿童居多、对医保政策认知不足的情况,联合村委会调整方案,让宣传更接地气,为多位村民普及医保政策。

知识要用到实处才有温度,乡村振兴需要青年视角。大学生志愿者们深入乡村真情助农,调动科技资源服务乡村发展,让青春力量深度融入乡村振兴的实践中。

不断丰富服务内容

在深入基层的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们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展服务边界,让科普服务的内涵愈发丰富。 

健康服务实用暖心——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志愿者们在三亚市吉阳区落笔村、红花村、南丁村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语言+健康”专项服务,通过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200余名老年人掌握基础医疗用语,切实解决乡村老人就医沟通难题。

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志愿者们在琼中县湾岭镇录南村为村民提供血压测量、血糖检测、视力检测等服务,帮助村民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并现场教授八段锦,引导村民掌握日常强身健体的简便方法。

文化宣传浸润人心——

海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和国际护理学院的志愿者们将中医药的馨香带到了万宁市和乐镇六连岭。活动中,志愿者用孩子们听得懂、喜欢听的语言,将古老的中医智慧娓娓道来。孩子们一双双小手轻轻触摸着散发着独特芬芳的药材标本,辨认着形态各异的根、茎、叶、花,中医文化深入人心。

海南大学志愿团队先后走访文昌市溪北书院、铺前老街、航天科普馆、十八行村等文化地标,开展专题调研活动,了解当地历史文化保护现状,同时积极参与铺前镇“村VA”排球赛等乡村文化活动,与当地群众共同体验传统民俗魅力。

安全教育可感可及——

海南师范大学志愿者们走进琼海市乡村,聚焦防溺水、防动物伤害、防晒、防蚊虫叮咬等重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提示安全注意事项,呼吁家长强化监管责任,构建家庭、社会协同防护网,共同守护学生暑期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往年的科普行,今年活动创新形式,通过开展“最美志愿瞬间”图文视频征集活动和科普达人主题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参与到活动中来。

“大学生基层科普行活动是海南有代表性的科技志愿服务品牌,旨在通过科技志愿服务实现社会进步与青年成长的双向赋能。”省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活动将持续至9月,下一步将根据实践中收集到的群众需求,持续优化高校与基层的对接机制,让大学生的智慧持续赋能基层。

责任编辑:傅婕
内容审核:陈咏棋
值班总监:黄敏
值班主任:罗清锐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如需转载,请致电:0898-66810614
阅读

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