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点击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读懂海南看我的!

敢闯敢创!海南青年学子共赴创新盛会

海南日报客户端 2025-07-13 16:42:36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琬茜

“我敢闯,我会创”“扎根海南、服务农户、推广全国”……一声声铿锵激昂的宣言,在答辩台上响起。7月12日至13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海南赛区竞赛在海口举行,来自省内各校的青年团队共赴这场创新盛会。

本次大赛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理念,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赛道、萌芽赛道。自赛事启动以来,共吸引全省30余所学校及园区申报的1.1万余个项目参赛,参赛学生达6万余人次。此次为期两天的竞赛,主要进行高教主赛道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角逐比拼。

12日上午10时许,海南大学海甸校区竞赛答辩室内,来自各高校的优秀项目逐一“亮相”,学生团队负责人通过路演和答辩等形式全方位展示项目优势。

image

参赛团队进行答辩

从新型海洋自落式触探仪研究到海上钻井平台油水分离材料开发,从黄道婆棉纺织技艺沉浸体验到墙绘艺术引领乡村振兴,从橡胶智能化服务系统到“双轨式”陪诊服务……一个个贴合海南自贸港产业发展、创意十足又应用广阔的研究项目,充分展现了我省青年科研团队的创新实力。

“这是一套专为橡胶产业打造的智能化服务系统,可以通过气象检测站、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结合AI识别算法和智能管理平台核心技术,实现对病虫害的早期预警、营养状况的快速评估,以及割胶节律的科学建议。”答辩现场,海南大学“胶像辉映”团队成员王溪将项目构思娓娓道来。

王溪介绍,一次调研途中,他和团队成员路过一片胶林,有人指出地上落叶是白粉病的典型症状,这在当地橡胶林里是十分常见的病害问题。于是,团队着手开展调研,逐步完成建模和系统开发,目前该项目已在儋州落地试点,病害处理时间提前了2至3天,单株产量提升超15%,农户年增收上万元。

稻草干、草根灰、福纸……手捧装满各类材料的瓶罐,来自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几名参赛学生走上讲台。在她们的演示下,废物纸、贝壳、火山石石渣等“摇身一变”,成为特色教具模型,非遗灰塑和航空航天元素融于其中,既带“非遗风”又有“科技范”。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希望激发更多人关注环保、参与环保,共同为海南低碳岛建设贡献力量。”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教师李红表示。

image

参赛团队进行答辩

以大赛为平台,许多科研团队迸发出创新活力,提出新的想法。

海南师范大学学生团队研发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道路桥梁智能监测系统,通过科技赋能,守护道路交通安全;

海南医科大学学生团队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和科研平台,研发“慢创无忧”一站式创面修复诊疗系统,努力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案;

海口经济学院学生团队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和产教协同创新特色,基于多模态AI技术,开展琼剧非遗活化与创新传播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产业赛道新增了‘成果转化组合’,我们将以赛为媒,汇聚一批有潜力、能落地的项目,推动对接投资机构以及企业、园区,为青年创业者们提供一个项目孵化、成果转化的平台。”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省还将充分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作用,持续深化高校创新教育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敢闯会创的青年创新人才,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和智慧。

责任编辑:曾中笑
内容审核:蔡宝莹
值班总监:刘乐蒙
值班主任:罗清锐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如需转载,请致电:0898-66810614
阅读

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