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点击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读懂海南看我的!

融合变革风鹏举

海南日报客户端 2025-05-06 08:17:48

2025年5月6日《海南日报》T04/05版↑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卓斌

从“拿笔”转向“拿麦”,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心怡、王迎春组成的“心春CP”,在今年春节假期出镜拍摄“新春走基层”系列旅游VLOG,以轻松、活泼的风格引得超百万人次观看;

从拿着采访本记录,到端起手机直播,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去年派出12路记者直击超强台风“摩羯”登陆一线,推出48小时的滚动直播,收获播放量4700多万次;

从“单兵作战”变为“协同作战”,海南日报全媒体采编团队合力打造的《大鱼“海棠”:145天的重生“鲸”历》等精品力作,实现了“一次采集、多次加工、多端发布”,备受关注;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走过75载奋进岁月,海南日报正持续深化系统性变革,通过全员转型、全媒生产、全矩阵发布,推动“报网端微”百花齐放,为广大读者和网友端上了有声有色、出新出彩的精品内容大餐。

全媒转型 | 从“纸端”向“网端”进发

在街头巷尾,泡上一壶茶,捧起一张氤氲墨香的报纸,纵览时政民生大事小情,曾是海南日报不少读者的日常。

如今,75年“与海南共成长”的海南日报,已经由过去的一张报纸,发展壮大成为拥有“五报三网三端一刊一社”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从“纸端”不断向“网端”“屏端”“云端”进发。

回首来时路,海南日报方向坚定、步伐铿锵——

1999年1月,海南日报网络版创立,随后于2001年7月更名为海南新闻网,至2006年7月更名为南海网;2015年5月,海南日报客户端正式上线;2016年5月,南海网客户端正式上线;2019年11月,海南国际传播中心正式成立;2020年5月,新海南客户端正式上线;2021年6月,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

2002年6月成立海南日报报业集团以来,截至目前,各平台用户已突破5500万,打造了具有较大用户规模,较强内容生产力、平台影响力、技术创新力的自贸港新型主流全媒体方阵。其中,海南日报新媒体全矩阵粉丝超1440万,即客户端下载量超418万,以及微信公众号粉丝131万、微博733万、抖音超百万等。

当前,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明确把做大做强海南日报客户端作为集团媒体融合的核心抓手,陆续推出一系列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务实举措,强势驱动全员转型、进入主战场,集中力量再造一个端上“海南日报”。

此外,集团还鼓励记者、编辑等跨部门组合,打造了“海解局”“镜工坊”“口述历史”“海南鲜品”等10多个“术业有专攻”的融媒工作室,孵化了“海客谈”“兜医圈儿”“教岛主任”“看鉴海南”等特色公众号。其中“海客谈”2024年推出近百期,实现频次、质量双提升,得到社会各界认可,引起群众广泛共鸣,成为名牌观察评论类栏目。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2月,海南日报推出客户端6.0版并正式成立全媒体编辑中心,立足打造的“五级战斗体系”,整合报纸和新媒体两方力量、融合一支队伍,实现一体化策划、制作、发布、推广等,正持续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与此同时,运营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新海南客户端、海南国际传播中心、海南发布、学习强国海南学习平台、海南乡村振兴网、南海云等8个平台的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正以智库化思维,进一步推进系统性深度融合改革。

精益求精 | 以正能量澎湃大流量

“那时,琼崖纵队和解放海南岛的大部队语言不通,我们就用转帽子的方式作为暗号……”在海南日报4月27日上线的首期“幸福照相馆·老兵story”系列人物微纪录片中,年逾九旬的琼崖纵队老兵、原琼纵三总三团二营营部班长王大进讲述起浴血奋战的岁月,不少细节令人动容。

“向老英雄致敬”“故事感人、很有意义”“拍得好,记者有心了”……视频上线后迅速在网络刷屏,引发网友共鸣,当天流量便达到30万+,成为海南日报坚持生产精品内容,以正能量澎湃大流量的又一探索。

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海南日报始终把内容建设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点,积极探索创新表达形式,更加生动讲好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故事。

紧扣主题主线,积极唱响主旋律——近年来,聚焦党的二十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等重要节点,海南日报提前谋划、匠心制作了《锦绣》《水满谣》《声声不息》《跨越海峡》等一批“爆款”产品,带领大家在山川大海、历史烟云中感受发展巨变,其中《锦绣》全网播放量破千万;

服务中心工作,助力自贸港建设——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海南日报精心策划、陆续推出了短视频《奋斗在春天里》、视频评论专栏《自贸Plus》、MV《回响》等,为自贸港建设营造火热氛围;

聚焦重点领域,加强精品化传播——围绕文化、生态、民生、旅游等重点领域,海南日报推出了《老讲解》《海南万里真吾“香”》《幸福照相馆》《秘境寻踪》等产品、专栏,不断做优做精产品质量,打造叫得响的品牌,其中《秘境寻踪(第四季)》获得中宣部优秀外宣产品、海南省“五个一工程”奖。

未来,海南日报将继续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以创意策划驱动内容生产,以创新精神强化精品意识,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推出更多新媒体精品力作,不断提升主流党媒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拥抱技术 | 扩大主流媒体国内国际传播力

随着音符跳动,孤独症孩子的世界逐渐被点亮,也让人看到了其眼中别样的斑斓……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省融媒体中心携手海南师范大学共建“AIGC融媒体国际传播研究院”后,于4月2日推出首个AI视频产品《星朋友》,备受关注。

当前,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深度互嵌,深刻影响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近年来,海南日报在AI、大数据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技术探索和实践。

其中,2024年初,海南日报新媒体联合海南大学等高校成立“海南日报AIGC创新传播实验室”;携手腾讯混元共建“AI融媒体创新中心”;与“数字海南”在推动主流媒体数字化转型“媒体+政务”和“媒体+服务”等领域建立战略性合作。

此外,按照“全省一朵云、全域一盘棋、全岛一张网”的总体思路,集团依托海南省级融媒体中心技术支撑平台——南海云,助力实现新闻资源和新闻产品“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天滚动、全域覆盖、全程监管”。

在新的传播格局下,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自贸港故事也尤为重要。

自成立海南国际传播中心以来,海南不断探索构建海南自由贸易港“333”国际传播体系,横向上调动外事、统战、商务、旅文、智库等大宣传专项工作机制成员单位资源力量,纵向上打通“中央-省-市-县”四级联动通道,撬动全域要素共同打好国际传播总体战,形成政府机构、主流媒体、社会力量的多主体协同发声网络。

目前,我省海外传播官队伍规模已超过150人,覆盖50多个国家,涵盖经济学家、自媒体博主、外籍网红等类型,并以海外传播官为主体打造了《芭莲娜走读海南》《托米逛消博》《跟着妮拉看非遗》等个性化节目,以第三方视角讲述海南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叙事突破。这支海外传播官队伍已成为对外讲好海南故事的一支重要力量。

接下来,海南国际传播中心将积极实施“新航海计划”,以“海上读中国”和“万里真吾乡”双品牌为驱动打造人文好感传播IP,继续坚持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坚持用“家常话”讲清“大道理”,坚持以“海南体验”讲述“海南经验”,不断提高自由贸易港国际传播的精准性和贴近性。同时针对Facebook、Youtube、TikTok等青年聚集平台,以网文、网剧、网游、国漫等文化载体为主,致力于创作“轻量化、交互式”内容产品,以青年受众喜爱的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海南特色文化“出海”,放大国际传播效能,丰富中国故事的内涵。

全媒深融

2002年6月成立的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五报三网三端一刊一社”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

1999年1月 南海网正式成立

2015年5月 海南日报客户端正式上线

2016年5月 南海网客户端正式上线

2019年11月 海南国际传播中心正式成立

2020年5月 新海南客户端正式上线

2021年6月 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

2024年12月 海南日报客户端6.0版上线

品牌栏目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打造了10多个融媒工作室,包括“海解局”“镜工坊”“口述历史”“海南鲜品”等。

孵化了多个特色公众号,包括“海客谈”“兜医圈儿”“教岛主任”“看鉴海南”等。

“海客谈”2024年推出近百期。

用户规模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各平台用户已突破5500万:

海南日报新媒体全矩阵粉丝超1440万

海南日报客户端下载量超418万

海南日报微信公众号粉丝131万

海南日报微博粉丝733万

海南日报抖音粉丝超100万

原标题:

海南日报持续深化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推动“报网端微”百花齐放、精品力作出新出彩——融合变革风鹏举

责任编辑:曾中笑
内容审核:蔡宝莹
值班总监:刘乐蒙
值班主任:齐松梅

来源:海南日报
阅读

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