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在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海南启动仪式上,由海南省卫健委指导,海南省健康宣传教育中心、海南省肿瘤防治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年海南省肿瘤防治健康科普大赛”正式拉开帷幕。
1.大赛主题
融入新时代健康理念,紧密围绕肿瘤慢病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等话题开展创作。大赛同时鼓励结合海南地域性多发肿瘤疾病并运用海南元素(如海南话)开展创作。
2.参赛对象
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疾控中心及健康教育机构从事临床、预防、护理、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工作的人员,以及有意推动海南肿瘤防治事业发展的社会组织及人士均可参赛。
3.作品要求
(一)类别
1.图文漫画类:包括科普文章类,宣传画类(海报、挂图、展板、宣传栏、户外广告等),折页类(折页、卡片、书签、单页等),图书类(手册、读本、书籍、画册等)。
科普文章类作品,全文原创,字数要求800字以上、1500以内;科普图书类作品应当为正式出版物,文字为中文简体,有较强的传播价值,且具有原创性,其中丛书应为全部出版完成的作品,不接受丛书中的单册或部分作品。
图片类作品,最短边不小于1000像素、1M以上;宣传画类、折页类等图文印刷类作品分辨率300dpi以上,尺寸符合常规使用要求,以JPG或PDF格式报送,其中文字部分不超过1500字,图片不超过3张;漫画类作品仅限漫画海报、手绘条漫两种形式。
2.音视频类:包括公益广告、微视频、微电影、动漫、歌舞、情景剧等。音频以MP3格式报送;视频须1080P以上画质,构图合理,字幕及配乐得当,可供二次传播使用,以MP4格式文件报送,短视频时长控制在5分钟内,其他不超过15分钟,大小不超1G。
(二)报送要求
1.所有参赛作品需确保作品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不得夹杂任何药品、平台等宣传推广内容,不得出现作者单位名称及logo、广告推广等信息。
2.参赛作品要求原创,不得侵犯第三方的著作权、肖像权、名义权、隐私权等任何权利,创作时间不早于2024年6月1日,且未在省内其他公共平台或赛事评比中获得奖项。如报送作品违反法律法规,或侵犯第三方合法权益而导致任何争议、索赔、诉讼等后果,由作者和报送者共同承担法律责任,活动主办方、承办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所有报送作品一律不予退还。组委会对报送作品有无偿用于公益宣传且在主办、承办单位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及视频号、抖音号等网络平台展示的权利。
4.参赛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5.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大赛组委会有权根据具体情况对活动操作规程进行调整,并在第一时间公布。
(注:提交作品即认同以上条款)
(三)报送方式
每个作品限报一个主题和类别,请各地、各单位组织动员本地、本机构相关部门和自荐人员,将作品和盖章后的参赛报名表照片或PDF文档,按要求填写后上传。所有作品统一发送至邮箱(hnszlyy2015@163.com)。大赛相关信息将在海南省健康宣传教育中心“海南健康宣教”微信公众号推送。
(四)报送时间
2025年4月16日—2025年5月31日。
4.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按照图文漫画、音视频2类作品类别进行评比,每一类别设置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具体名额分配由组委会根据作品报送情况再行确定)。
所有获奖作品将推荐纳入“海南健康科普资源库”,获奖作品作者可使用“海南省肿瘤防治健康科普大赛获奖作品”字样向媒体推荐发表。
5.赛程设置
(一)组织创作。各单位、团体及个人根据赛事要求创作,填写相关信息后投稿。
(二)省级初评。报送截止后,海南省健康宣传教育中心、海南省肿瘤防治中心对所有作品进行初步筛选和审核,确定入围作品名单。
(三)省级终评。大赛组委会组织由医学领域专家、知名媒体人等代表组成的大赛专家评委会对入围作品进行省级终评,通过严谨、专业的评分初步确定获奖作品名单。
(四)奖项公布。经上报同意后,拟于7月上旬公布获奖作品名单。
(五)颁奖仪式。拟于7月颁发奖项。
6.评审规则
活动将严格按照公平、公开、公正原则进行,并以“网络投票+评委打分”的方式评选出各奖项作品。其中,网络投票成绩占比10%,评委打分占比90%。“网络投票”严禁刷票等舞弊行为,一经发现取消作品参评资格。
大赛将组建组委会,由各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相关同志组成,负责大会的组织协调;组织建立大赛专家评委会,由医学领域专家、知名媒体人等代表组成,大赛专家评委会将秉承“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对推荐作品进行评定,作品的原创性、科学性、创新性、新媒体传播性、趣味性、艺术性,将作为评委的判定依据。
7.联系方式
(一)海南省健康宣传教育中心:陈贤佳,68912503。
(二)海南省肿瘤防治中心:叶青,16689554666。
责任编辑:王丹南
内容审核:樊学玲
值班主任:李国栋
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