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点击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读懂海南看我的!

青年学子何以“就”在海南?多重利好助力“引育用”一体化

海南日报客户端 2025-04-07 22:12:16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易宗平

4月7日,海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哲加紧整理热带雨林方面的资料。“我留在海南工作以来,自贸港建设为我的科研提供了宽广的舞台。”他感慨道。

原籍河南、在海南大学从事生态学博士后研究的张哲,2023年出站后留校任教,致力于海南热带雨林植物保育与利用工作,并开展热带雨林相关的科普资料收集及自然教育活动,被评为海南自贸港D类高层次人才、三亚崖州湾科技城D类高层次人才。他牵头或参与的系列课题项目,多次获得全国和海南省相关奖项。

像张哲这样学成后选择留在海南的青年学子不在少数。近3年来,全省共吸引11万余名高校毕业生留琼建设自贸港。

那么,莘莘学子留琼发展的背后动因是什么?

为就业预演奋斗路径

孩子们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欢笑,让文昌市一家幼儿园的教师王颖充满幸福感。

“职业规划大赛,加深了我对幼教工作的认知和热爱,也坚定了我留在海南的信心。”她说。

琼台师范学院学生王颖所做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将目标职业确定为幼儿园教师。

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层面进行比较分析的这份职业生涯规划,让她在海南自贸港第二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脱颖而出,夺得“大专应届生组”一等奖。

大赛从思想上搭桥,促动许多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上从被动转向主动,增进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和规划意识。

以海南自贸港第二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例,150个优秀项目从1.1万余名高校参赛人群中胜出,其中5个荣膺一等奖。

一场赛事,为就业预演出清晰的奋斗路径。

除了赛事预演,海南还对青年人才进行常态化引导。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陆续聘任了100余名省职业导师,为高校毕业生解疑释惑、“职”点迷津。

在“家门口”留人才

2月25日,2025年“海南学子‘就’在海南”留才行动启动仪式和现场洽谈会在海南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举办,拉开了今年该项活动的序幕。

今年第一季度,海南持续引才留才,除了“海南学子‘就’在海南”留才行动,还举办春节返乡人才对接会,吸引回琼来琼各类人才留在海南就业创业。位于海口市美兰区和邦路3号的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省就业局)一楼大厅,每周二、周五都有公共招聘会,并与三亚进行南北互动。

“我曾经到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等地参观过,在增长见识中,让我留在海南的想法越发坚定。”海南医科大学学生徐成透露,他多次参加海南的招聘会,提前感受职场氛围。

汇总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海南学子‘就’在海南”留才行动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全省已开展300多场主题招聘会和400多场就业指导进校园活动,3年共吸引11万余名高校毕业生留琼建设自贸港,助力海南省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连续3年达90%以上。

落实“引育用”一体化

如何构建“家门口”留人才的长效机制?

海南很多事业单位舍得拿出编制揽才,背后是务实的政策调整。为支持招聘活动,海南省出台配套措施,做好政策贯通衔接,允许事业单位灵活选取自主招聘、考核招聘等方式,现场面试、现场考核、现场签约,实施事后备案。

为化解高校毕业生的后顾之忧,海南省出台了吸引留住高校毕业生建设海南自贸港的若干政策措施,给予落户自由、住房补贴、创业帮扶、个税优惠、医疗保障、安居房购买等支持。 

在引才、育才和留才工作上,海南省不仅仅出台优惠政策,还有相关利好因素。首先是薪酬待遇上有保障,一些用人单位开出高薪等优厚待遇。其次是业务提升上有依托,海南对职场新人的“传帮带”机制不断健全。其中,硕士研究生朱涛毕业后,入职中电科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后,在院士和相关专家指导下参与国家级项目及课题研究,并成为课题技术负责人。“我在这里工作,相当于读博,很有获得感。”他深有体会地说。

“海南不断构建更加开放的人才机制,坚持人才‘引育用’并重,着力建设人才荟萃之岛、技术创新之岛。”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省就业局)局长赵微表示,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各项核心政策加快落地,“新春第一会”的召开标志着海南省的人才工作进入新阶段,海南将为广大人才参与自贸港建设提供更好条件。

责任编辑:傅婕
内容审核:樊学玲
值班总监:许世立
值班主任:齐松梅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阅读

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