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天平 袁琛 宋国强 通讯员陈泽锋 吕振 摄影报道
3月24日,来自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2名优秀学生代表为中外嘉宾展示鼻箫演奏技艺。通讯员 陈泽锋 摄
3月26日,工作人员在摆放手工黎锦编织包。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携14件特色文化展品亮相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设在博鳌东屿岛文化公园内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果展“向绿图强”板块上,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作为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携14件特色文化展品亮相,通过搭建“民间文艺版权保护成果展台”,向与会国内外嘉宾展示民间文艺创新成果,传递海南民族文化的时代活力。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果展“向绿图强”板块上,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携14件特色文化展品亮相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展出的14件作品涵盖摄影、手工艺产品、黎纹银器等。通讯员 吕振 摄
3月25日,在博鳌东屿岛文化公园内,来自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2名优秀学生代表为中外嘉宾展示鼻箫演奏技艺。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琛 摄
此次展出的14件作品涵盖摄影、手工艺产品、黎纹银器等多个方面。生动地展现出保亭独特的文化风貌、历史传统和民俗风情。此外,在动态展演环节中,来自保亭的2名优秀学生代表表演了鼻箫演奏《久久不见久久见》《捡螺歌》等黎族民歌。此次展演,不仅仅是一场音乐表演,更是一次文化的深度传播。它让世界听见了黎族苗族文化的独特声音,为海南少数民族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开辟了一片展示的天地。既呈现了非遗进校园的育人成效,也彰显了保亭通过青少年培育计划激活文化传承内生力的创新路径。
展出的14件作品涵盖摄影、手工艺产品、黎纹银器等。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展出的手工黎锦编织包和黎锦将千年黎族图腾与现代设计融合,成为现场的“文化名片”。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展出的黎纹银碗、银镯等银器,以錾刻技艺复刻民族历史纹样,展现匠人匠心。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据悉,自2024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入选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以来,保亭积极引进及指导企业培育“保亭有礼”文创品牌。成立海南省研究生工作站,联合海南师范大学设计黎族苗族服装,文创产品包装等,推动民间文艺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举办民间文艺版权知识专题培训,推动黎锦、藤编等近100余件文创产品完成版权登记,全力推进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通过系列举措,不断探索民间文艺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保亭模式”,为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提供了鲜活范本。未来,保亭将持续深化版权保护机制,让更多民族瑰宝焕发时代光彩。
责任编辑:张雯旻
内容审核:陈咏棋
值班总监:黄敏
值班主任:齐松梅
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