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点击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读懂海南看我的!

专访妇科专家曹爱娥:揭开宫颈癌从感染到癌变的层层迷雾

海南日报客户端 2025-03-05 14:49:26

每年3月4日,是国际HPV知晓日,旨在呼吁公众关注并了解,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及其危害,尽快消除HPV引发的宫颈癌等疾病。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高发癌症,每年致使超34万人死亡。不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90-70- 90”目标——90%女性在35岁前接种HPV疫苗,70%女性在45岁前接受精准筛查,90%癌前病变患者获得规范治疗,从侧面表明宫颈癌是“可预防”的癌症之一。

在3月4日国际HPV知晓日来临之际,我们专访了深耕宫颈癌防治30多年的妇科专家曹爱娥主任,她将揭开从感染HPV到癌变的层层迷雾,为大家科普如何预防宫颈癌。

目前,曹爱娥主任是海南省肿瘤医院妇科主任、海南成美医院妇科门诊专家。

HPV病毒:宫颈癌的“元凶”还是“过客”?

大众常将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直接关联,这种认知是否科学?

曹爱娥:HPV有200多种亚型,其中14种高危型可能诱发癌症。研究表明,HPV持续感染是引发宫颈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当HPV病毒进入人体后,会感染子宫颈上皮细胞,约90%感染者在1-2年内通过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如果这些“入侵者”长期无法被免疫系统清除,就可能导致细胞异常增生,逐渐发展为宫颈癌前病变,若不及时干预,最终就会恶化为宫颈癌。

哪些行为容易引发宫颈癌?

曹爱娥: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性生活不注意卫生等行为都可能增加感染HPV的风险,从而提高患宫颈癌的几率。另外,免疫力低下的女性,比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系统疾病的人群,身体难以有效清除HPV病毒,也更容易被宫颈癌盯上。同时,长期吸烟会降低身体免疫力,破坏宫颈局部的微环境,也是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如何预防宫颈癌?

曹爱娥: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手段。HPV疫苗分为二价、四价和九价,不同价型的疫苗可以预防不同种类的HPV病毒感染。二价疫苗主要预防HPV16和18型,这两种型别与70%左右的宫颈癌相关;四价疫苗除了预防16、18型,还能预防6、11型,这两种型别主要与尖锐湿疣等疾病有关;九价疫苗则可以预防9种HPV型别,能预防90%左右的宫颈癌。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女性,根据自身年龄和经济状况,尽早接种。

其次,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也必不可少。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从21岁开始就应该进行筛查。21-29岁的女性,建议每3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30-65岁的女性,有两种筛查方案,一是每5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联合HPV检测,二是每3年进行一次单独宫颈细胞学检查;65岁以上的女性,如果之前的筛查结果都正常,且没有高级别病变的病史,可以考虑停止筛查。

再是,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宫颈癌也十分关键。要注意性生活卫生,使用安全套不仅可以避孕,还能减少HPV等病原体的传播;保持单一性伴侣,避免多个性伴侣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加强锻炼,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此提高自身免疫力,让身体有足够的能力抵御病毒入侵;同时,一定要戒烟,减少因吸烟对身体造成的损害。

宫颈癌防治有哪些误区?

有些女性朋友认为,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检查。

曹爱娥:早期宫颈癌通常无症状,一旦出现接触性出血、异常排液已是进展期表现。因此,不管有没有症状,建议定期筛查。

用了安全套就一定安全吗?

曹爱娥:HPV病毒可通过任何皮肤接触传播,即使使用安全套也不能完全阻隔。

宫颈糜烂会导致癌变吗?

曹爱娥:宫颈糜烂实为柱状上皮异位的生理现象,与癌变无直接关联。

曹爱娥提醒,若出现月经间期出血、绝经后出血、性交后出血或水样腥臭分泌物,应立即就医。

她同时表示,宫颈癌虽然可怕,但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大部分宫颈癌是可以避免的。女性朋友们一定要重视自身健康,积极采取预防手段,定期检查,让自己远离宫颈癌的威胁。(文/梁山)

(专题)

责任编辑:王丹南
内容审核:樊学玲
值班主任:李国栋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阅读

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