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冀冀 通讯员林琼瑶
3月4日清晨,在海南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大型塔吊挥舞巨臂,装载机、运输车来回穿梭,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有序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声、金属碰撞声此起彼伏,一派繁忙景象。目前,项目争分夺秒赶进度,计划于2025年底竣工投产并出厂第一颗卫星。
海南卫星超级工厂项目现场。通讯员姚腾岱 摄
“现场有400多名工人,每天作业10到12个小时。”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卫星超级工厂项目现场负责人白剑钊告诉记者,项目正在进行外立面、钢结构和机电安装等工作,下一步将进行卫星工艺设备的安装工作。
海南卫星超级工厂项目现场。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冀冀 摄
海南卫星超级工厂项目现场。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冀冀 摄
海南卫星超级工厂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约10.91亿元,包括国际星箭协同研发中心和国际卫星先进制造中心两个项目,是目前亚洲在建的最大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000颗卫星目标,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可以实现卫星总装与星箭合罩的卫星生产基地。
海南卫星超级工厂项目现场。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冀冀 摄
连日来,在海南卫星超级工厂配套星箭产业园,核心单机研制中心陆续开工。
“目前现场正在进行土方回填、临建、桩基础施工。”在紧邻海南卫星超级工厂的星箭电气互联系统制造中心项目现场,挖掘机、打桩机、起重机等大型机械同时作业,忙碌而有序。现场负责人张欣介绍,项目计划于2026年4月份竣工投产。
星箭电气互联系统制造中心项目现场。通讯员姚腾岱 摄
星箭电气互联系统制造中心项目总投资约3.2亿,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主要包含1#生产厂房,以及配套的危险品库、动力中心等。项目建成后,可进行低频线缆组件、光缆组件的布线、灌胶、烘烤、清洗、装配、包装等生产。
据了解,海南卫星超级工厂及星箭产业园采用“1+1+8”架构,由一个卫星超级工厂、一个试验检测中心和八个核心单机研制中心组成。其中,八个中心通过空中物流走廊和信息化系统连为一体,可实现单机产品全流程自动化无包装物流输送和信息化协同研制及生产管理,未来可实现“零部件运进来,星箭组合体走出去”,进一步带动文昌航天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责任编辑:林叶
内容审核:闫锐
值班总监:刘乐蒙
值班主任:罗清锐
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