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媛艳
“这个春节,不少的市民游客走进抱古村,地里体验田园采摘,农业体验馆内了解豇豆的‘成长故事’,行走古村落感受特色民俗,睡莲花海感受春日浪漫,农文旅融合为大家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2月6日,“院士村长”骆清铭团队成员、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梁海明感叹道。
漫步在抱古村的莲塘旁,只见红色、粉色、紫色的睡莲竞相盛放,331个品种的睡莲各美其美,微风拂来,阵阵清香扑面而来。
“可以跟着‘抱古村旅游’玩转抱古村。”梁海明点开“抱古村旅游”微信公众号,向记者展示这个抱古村委会携手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开设的云端宣传平台。美丽的莲塘、独特的黎族风情、迷人的田园风光……公众号内一个个视频、图文产品,将三亚崖州区抱古村推向更多人的眼前。
行走在村里的现代农田里,蓝天白云之下,丰收的盛景尽收眼底。
“抱古不仅有古村之美,田园风光也别具一格,我们一直在探索用更多艺术的方式讲述抱古故事。”梁海明透露,2024年结合抱古村实际,该团队请来景德镇陶瓷技术团队,陶瓷大师徐胜谷以抱古村为灵感创作了陶瓷艺术作品,文旅融合的文创佳作成为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竞赛的一道独特风景,抱古村文旅有了新的精彩,乡村振兴有了新的探索。
缘何花费这么多精力在一个村庄上?面对记者的疑问,驻足在抵田连户的村道上,梁海明讲述起抱古村的蝶变故事。
十年前,这个偏居三亚西部的小村庄是省“十三五”建档立卡贫困村。摘掉穷帽子,改变老样子,在众多机构和人士的帮扶下,2016年整村脱贫摘帽。日子要越过越红火,2018年村里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发展睡莲产业,2019年12月1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首次获得睡莲扶贫产业分红。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开发建设,区城融合让抱古村再次迎来发展新机遇,与入园高校合作,村里建起睡莲种质资源苗圃,培育出睡莲新品种,睡莲产业有了新发展;2024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成了村里的“院士村长”,小村庄有了更多拥抱科技、升级产业的机会。
“抱古村的生态环境好,农业品质高,是值得大家前往的旅游胜地和消费放心之地,具有发展潜力。”梁海明说,通过发挥比较优势,该团队充分挖掘农文旅融合潜力,让更多科技成果在乡村开花结果。
农业是抱古村的支柱产业,做大农文旅融合的基础是做强特色农业。围绕抱古村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院士村长”骆清铭团队引智又引资。
技术团队来了,广州光信科技团队计划将“AI+农业”技术落地抱古村,力争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努力将村庄打造为集文化旅游、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于一体的新型乡村,传统农业注入“科技芯”;
资本力量进入,香港雅图凯利集团有限公司春节前订购了一批优质瓜果蔬菜,并与抱古村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多个农业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崖州果蔬衔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走出产业好“丰”景。
“院士助力,科技赋能,和美乡村一年更比一年好。”抱古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高真康兴奋地说。
院士下乡,产业进村。蔬菜园艺作物基地、文旅与科技融合发展项目、非遗黎陶展厅和陶瓷工坊……如今,更多抱古村产业发展的项目已被列入“院士村长”骆清铭团队的工作清单。
“崖州区创新引进四名院士担任四个村庄的‘院士村长’,2024年已落地实施钱前院士提出的打造本土香蕉品牌、打造特色民宿、林下芦花鸡养殖、打造乡村经营平台、培养乡村CEO人才培养等项目,沈其荣院士的木霉生物有机肥项目,尹飞虎院士的瓜尔豆高效栽培项目。创新招才引智进一步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为全区转型升级、乡村振兴汇聚更多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美好新崖州建设正在汇聚更多新动能。”崖州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王丹南
内容审核:陈咏棋
值班总监:许世立
值班主任:罗清锐
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