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点击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读懂海南看我的!

文化中国行丨冰嬉,古人的“冬运会”

海南日报客户端 2025-01-17 08:36:53

作者远襄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于2月7日至2月14日在我国东北的哈尔滨举行,这是继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重大国际综合性冰雪盛会。其实,我国自古就有冰上体育和游戏活动,统称为“冰嬉”。

——编者

清代《冰嬉图》(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岁末隆冬,大寒时节,也许在南方还少见雪花,但北国大地早已披上了银装,万物静谧。在这一片冰雪世界中,古人的冰嬉活动犹如一幅生动的画卷,缓缓展开。《逸周书•时训解》有云:“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在寒冷的时节,冰嬉是古人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冰嬉,又称“冰戏”,作为古代冰上体育活动的总称,其起源虽无确考,但至少在宋代,就有了关于“冰嬉”的明确记载。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在这背景下,冰嬉活动也逐渐兴起。《宋史·礼志》里“幸后苑观花作冰嬉”寥寥几字,仿若拉开了一场冰上盛宴的帷幕。

彼时的冰嬉,虽然没有专门的场地,但花样繁多,乐趣无穷,有在河畔设专供游乐的冰床,供人休憩嬉戏;有在冰上执球与踢球,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还有跑冰,穿有铁齿的鞋在冰上溜行,争先夺标,更有从冰山上下滑的“打滑挞”,刺激惊险;花样溜冰、冰上杂戏等也各具特色。

到了明代,冰嬉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更是普遍开展。据《满洲老档秘录》记载,明熹宗年间,努尔哈赤在太子河举办过盛大的冰上运动会,项目包括冰球、速滑、花样溜冰、冰上射箭和冰上武术等,夺魁者可得赏银二十两。其中一种“双飞舞”,由两人在冰上舞蹈,姿态优美轻盈,极为好看。

清代初年,冰嬉一度成为军事训练的一部分。清廷设冰鞋处专门管辖,体现了国家对军事力量的重视。其时所制的冰鞋,设计精巧,分为两种:一为直条冰刀,嵌入鞋底,疾驰如飞;二为双齿冰刀,稳健安全,不易跌倒。

随着时间推移,军事训练的目的逐渐淡薄,游艺性慢慢凸显出来。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的《冰嬉图》,便是乾隆年间宫廷画家张为邦、姚文翰所绘,展现了当时冰嬉的盛况。乾隆皇帝曾言“冰嬉为国制所重”,将其视为“国俗”。从东北到关内,从宫廷到民间,冰嬉风靡一时。据《清朝文献通考》记载,每年十月,八旗及前锋统领等处挑选善走冰者,内务府预备冰鞋、行头等物,至冬至后,来到瀛台等处,陈设冰嬉及比赛射击天球等技艺,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冰嬉不仅在皇宫内苑盛行,在民间也极为普及。

康熙年间李声振《百戏竹枝词》提到“捷足行看健步纷,寒流趁冻雪花春。铁鞋踏破奔驰甚,悔作银河冰上人”,京城护城河一到冬日,便是民众滑冰的乐园。

《帝京岁时纪胜》刊录了什刹海、护城河上,冰上蹴鞠、高台滑冰等项目五花八门,光绪年间《燕京岁时记》也记载着这类民间滑冰直至清末依旧风行。

岁月流转,冰嬉也跨越千年,从宫廷走入民间,从古籍跃入现世生活,它不仅是古人的冰上“冬奥会”,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传承,及至今日也从未因时光而褪色半分。

原标题:

冰嬉,古人的“冬运会”

责任编辑:王丹南
内容审核:樊学玲
值班总监:许世立
值班主任:罗清锐

来源:海南日报
阅读

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