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点击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读懂海南看我的!

六旬男子持续出现腹胀不适 胃肠镜检查竟发现5处早癌病灶

海南日报客户端 2024-12-18 20:11:26

62岁的马先生没想到,一次不经意的无痛胃肠镜检查,竟发现5处早癌病灶!所幸经过海南省肿瘤医院专家及时、专业的诊疗,病灶已切除。

12月17日,马先生回院复查,未见肿瘤复发迹象。

隐匿性极强!早期无明显症状

马先生是东北人,来海南定居生活已十余年。3个月前,马先生持续出现腹胀不适感,便就近前往海南省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结合马先生病情、年龄等因素,医生建议做无痛胃肠镜等检查。

检查的结果,让马先生及家人大吃一惊。

内镜医生楼润龙在操作检查时,不仅在食管末端发现一处指甲盖大小的“红斑”,在食管中段管腔狭窄处,还发现两处不起眼黄豆大小的“红点”。

在进行胃体检查时,胃底黏膜充血情况再次引起医生警觉,根据经验,一般与胃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关,经细致的内镜探查,在胃体的后壁及小弯侧处隐蔽的位置发现似“火山口”隆起的微小溃疡灶。

根据诊疗经验,楼润龙医生敏锐意识到,患者食管和胃体多处异常情况“不简单”。

本着对患者生命负责的精神,楼润龙医生进一步利用染色和放大内镜技术,对疑点进行精细检查,最终经科室专家现场分析,初步判断为癌前病变可能。

事后病理结果证实了专家的判断:食管3处“红斑”均为早期食管癌,胃体的后壁为早期胃癌,胃体小弯侧处为早期胃印戒细胞癌。

消化道早癌具有极高的隐匿性,在内镜下表现不明显,识别非常困难,需要内镜医生具有较强的早癌意识、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诊断经验,才能发现“蛛丝马迹”。

“一次胃肠镜检查发现5处早癌,实属罕见!”海南省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主任赵心恺教授表示。                 

多学科会诊 实现精准治疗

单一癌症的治疗都极其复杂。同一患者,同时罹患3种不同恶性肿瘤,其治疗难度可想而知。

为进行精准治疗,消化内科联合胸外科、胃肠外科、病理科、影像科、肿瘤内科及放疗科等多学科专家联合进行会诊,共同为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

结合专家意见,由内镜专家对胃部和食管早癌实施ESD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

赵心恺教授介绍,因发现较早,癌细胞仅侵犯黏膜浅表层,完整切除后无需抗肿瘤治疗。

专家提醒:消化道肿瘤比早治更重要的是早诊。研究表明,80%左右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由良性息肉、慢性炎症恶化而来。因此,如果早期发现,80%左右的消化道癌是可防可控的。消化道早癌早期通常没有任何明显症状,等到出现恶心、腹痛、消瘦等症状时,往往已到了中后期,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专家建议:年龄超过40岁,或有患消化道肿瘤家庭史,以及消化道慢性疾病人群,建议定期做胃肠镜检查。

(专题)

自宣尾.jpg

责任编辑:李倩

内容审核:樊学玲

值班总监:陈卓斌

值班主任:张苏民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阅读

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