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2024年9月24日T16版)
三亚中央商务区:
成型成势展新姿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月光
建设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试验区,三亚中央商务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2020年成立以来,构建以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现代商贸、邮轮游艇为主导,专业服务、文化休闲为支撑的“4+2”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高水平规划,高水平建设,推动三亚产业提质,加快三亚城市更新,园区建设成型成势。
A
年营收破千亿
4年增长11倍
2020年11月,紫金矿业集团在三亚中央商务区注册紫金国际控股公司,打造紫金矿业集团国际总部。
“我们已经注册十几家公司,合计注册资金超过230亿元,各项业务发展年年上新台阶,去年实现产值414亿元。”紫金国际控股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将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政策,加快高质量发展。
紫金国际控股公司快速发展是三亚中央商务区成长缩影。
三亚中央商务区月川现代商贸区。(三亚中央商务区供图)
与成立之初的2020年相比,三亚中央商务区2023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跨越式增长:年营收突破千亿元大关,实现营收1648.63亿元,是2020年的11.3倍;实现税收36.57亿元,是2020年的2.5倍;完成进出口总额86.57亿元,是2020年的58倍;利用外资4.92亿美元,是2020年的1.8倍。
三亚中央商务区主要经济指标连年创新高,截至2024年6月底,累计实现税收143.11亿元,累计实现营收3865.78亿元,累计利用外资18.82亿美元,累计完成固定投资429.17亿元,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55.55亿元。
三亚中央商务区集约式发展显著,以占三亚市规划建设用地2%的面积,贡献三亚约15%税收、约60%实际利用外资额、约30%货贸额与服贸额、约81.5%的跨境资金总额、约84%的新型离岸贸易总额。三亚中央商务区亩均税收连续4年在全省初创期园区中排名第一,亩均投资位列全省现代服务业园区第一。
B
释放政策红利
多领域实现首单突破
2022年5月,落户三亚中央商务区的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撮合完成全省首单蓝碳生态产品交易,实现三江农场红树林修复项目近5年产生的3424吨碳汇量的转让。
建设中的三亚中央商务区东岸片区。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三亚中央商务区创新体制机制,先行先试,持续释放自贸港政策红利,在多个领域实现首单突破。
邮轮游艇方面,全国首个租赁游艇夜航试点启动;全国首艘“入境免担保”“零关税进口”和“五年以内船龄进口”三重政策叠加的进口游艇在三亚完成境内登记;“游艇产业综合管理服务新模式”创新成果入选海南省第十六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现代商贸方面,完成三亚首笔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实现三亚B保跨境电商的首单出关;落地海南首单大宗商品掉期清算业务。金融服务方面,发布海南首个S基金政策,推动海南首支S基金落地;三亚首家公募基金嘉实基金财富管理子公司落地园区;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首单跨境碳交易成功落地,完成海南首单红树林碳汇交易。文化休闲方面,完成三亚首单境外艺术品保税通关业务、首单文物临时进境审核业务。项目建设方面,完成三亚市首宗“先租后让”、海南首宗“带设计方案出让”土地供应工作;颁发海南首个工程建设领域综合许可证。
C
集聚新产业
建设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试验区
利用自贸港政策,三亚中央商务区努力打造“两个基地”经济集聚区、金融扩大开放试验区、邮轮旅游试验区、游艇产业改革发展创新试验区和文物艺术品先行示范区,建设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试验区。
打造国际化区域总部经济集聚区。截至2024年6月底,注册在园区或在园区开展业务的世界500强(集团)32家(下属企业101家);中国500强(集团)35家(下属企业112家);上市公司79家(下属企业131家)。外资237家;截至目前,园区有总部企业27家,占三亚市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2024年,吉利双园双总部基地揭牌成立,成功推动陕新建材、融通资源等8家企业认定总部。
金融科技产业逐步成型。现代金融产业集群入选海南省首批千亿级产业集群。海南国际清算所清算会员开户(法人客户)增至101家;海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上市品种突破20个。截至2024年6月底,园区入驻QFLP基金55家;QFLP基金管理企业4家;QDLP管理企业12家。
商贸业态加快集聚。英特尔、恒力集团、大唐集团、紫金集团等一批产业带动性强的企业先后落地。海旅免税、中服免税、夏日站、三亚大悦城等商业综合体在市内开业。海南首家“区块链”紫金OG初炼金门店正式开业,打通海南自贸港黄金全产业链。湘琼两地合作有新进展,湘琼(三亚)合作发展促进中心揭牌成立,首批8家湖南新零售、直播头部企业入驻园区。
国际邮轮航线开拓取得新进展。“名胜世界壹号”邮轮香港三亚航线2023年9月开通。“梦想号”邮轮2024年1月在凤凰岛国际邮轮港成功首航。今年前八个月国际邮轮入境访问港旅客吞吐量首次跃居全国首位。
三亚国际游艇中心。(三亚中央商务区供图)
加快建设游艇产业改革发展创新试验区。印发国内首个二手游艇交易团体标准。三亚国际游艇中心投入运营。法国BV船级社、鸿洲游艇产业发展集团等80余家游艇产业链企业入驻园区。截至今年9月,三亚游艇、帆船保有量全国排名前列。
文化产业开局良好。中国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在三亚中央商务区挂牌。“三亚CBD文物艺术中心”推动艺术品交易市场持续升温。截至2024年6月底,注册文物艺术品产业类企业61家。
D
加快项目建设
重塑城市风貌
总投资33.6亿元的三亚合联中央商务区项目, 2020年10月开工,即将建成。
“建筑自上而下分两段,空中鸟瞰,垂直方向塔楼犹如扬起的风帆,水平方向的裙楼则如即将启航的帆船。从凤凰岛回望,这艘壮美的‘帆船’正乘风破浪迎面而来。”三亚合联中央商务区项目有关负责人说,项目采用“扬帆起航”设计语言,将三亚船艇文化融入建筑形体,将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引领区。
三亚中央商务区成立以来,高水平编制园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一体化实施规划、绿色园区等专项规划,助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6月,园区出让土地38宗、面积1198亩,吸引中粮、中交、紫金矿业等20多家企业入驻园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29.17亿元。大悦环球中心、保利国际广场等14个项目竣工交付使用。紫金国际中心写字楼、合联中央商务区等9个项目预计年内交付。中国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项目快速推进。园区四年建设,推动城市基础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国际化综合商务区、大型旅游消费商圈、人才高端配套服务社区初具雏形,填补三亚旧城功能短板。
中国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一体化施工现场。(三亚中央商务区供图)
四年奋进,三亚中央商务区充分利用自贸港政策,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试验区,成为海南自贸港实施早期安排、实现早期收获展示区和高质量高标准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示范区。2023年,三亚中央商务区获得“中国楼宇经济标杆商务区”“中国高端商务新地标”两个荣誉。
一线直击
三亚中央商务区推进中国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建设
着力打造新时代三亚滨海文化新区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月光
三亚河入海处的三亚港即将华丽转身,中国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大项目一体化建设正在全力推进,三亚中央商务区着力打造新时代三亚滨海文化新区——三亚国际艺术港。
9月19日上午,在中国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一体化施工现场,三亚商务区开发建设公司项目负责人王鼎顶着风雨,带着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单位总监等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巡检。
“受天气影响,今天虽然暂停施工,但停工不停活,我们刚才对基坑周边、临电设施等受降雨影响较大部位进行巡视,没有发现问题。同时组织相关单位利用停工时间对施工材料、内业资料进行排查整理,并组织建筑工人开展安全教育、技能培训。”王鼎说。
中国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建筑总面积2.49万平方米,集大型临展场地、艺术品机构办公、文物艺术品拍卖交易等功能于一体。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总建筑面积9.4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可容纳1400座位的歌剧院、500座位的多功能厅(实验小剧场)、艺术教育中心、城市客厅、文化服务用房、公共大厅及临时展览场等。
“两个中心虽然是不同项目,但在同一个地块,作为三亚国际艺术港的一部分,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施工,超常规建设。”王鼎说。三亚中央商务区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建设政策,对项目进行分段施工,去年7月把基坑建设作为一个项目先期开工,目前基坑工程完成整体进度60%;今年8月,又同步启动打桩工程,已经打好300多根基桩。累计已完成投资6.38亿元。
三亚国际艺术港是一个建筑群,除中国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外,还将建设三亚国际邮轮港一期客运枢纽、三亚国际邮轮港一期以及客船码头等项目,整体计划完工时间是2026年12月30日。
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三亚国际艺术港的建设,是三亚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将通过市场化主体引进、创新型机制搭建、周边片区联动等策略,打造高质量地标工程和产业项目,建设三亚新时代文化艺术殿堂和自贸港新经济增长引擎。
责任编辑:曾敬
内容审核:樊学玲
值班总监:史雅洁
值班主任:王凯
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