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点击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读懂海南看我的!

自贸港观察|海南探索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科技成果如何落地生金

海南日报 2023-12-20 07:32:47

海南日报记者邱江华

《海南日报》2023年12月20日A09版版面图

“不愿转、不敢转、不能转!”在回忆起过往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经历时,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教授夏志强面露无奈。

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是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一环。然而,和全国一样,长期以来我省一些高校、科研院所也存在科技成果落地难的问题,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参与度不高。

为改变这一局面,2020年,科技部联合多部门印发《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海南大学是我省唯一入选国家试点的高校。

最直接的变化是,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更高了,主动性也更强了。“能与企业直接进行谈判,这在以前,是难以实现的。”夏志强坦言。

而更让人期待的是,为让更多科研人员享受到赋权改革的利好,今年9月,海南省科技厅等9部门联合出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政,进一步扩大海南赋权改革试点范围,这意味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加速走出实验室。


A 藩篱怎么破

赋权改革让学校一年的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额超近十年总和

科技成果,特别是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一直以来都是“老大难”问题,难在哪?

“高校科研人员完成的职务科技成果,其所有权属于单位,如果想要转化,一方面要涉及一系列流程和手续,另一方面又担心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夏志强坦言,认证评估烦琐、转化风险高、完成人收益少,“科研人员顾虑多了,活力就弱了。”

对此,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白新鹏有同样的感受。长期以来,白新鹏带领团队从事椰子油纳米球的设计和制备研究。“椰子是海南重要的特色产业,椰子油在常温下容易结晶成固体,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受限,希望研究成果能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但是,面对实验室成果的产业化应用,白新鹏顾虑重重。

“职务科技成果等技术类无形资产转让或对外投资须完成国有资产评估备案。”白新鹏解释说,在实际操作中,这个评估就难倒了许多人。评多了,市场不买账;评少了,又可能涉及国有资产流失,进退两难。

此外,评估时间较长,有时甚至需要一两年,不少前沿科技成果在漫长的评估周期里失去了产业化的价值。另一方面,加上审批环节多、责任大,一些高校院所及其科技人员都不愿承担成果转化中的风险,导致大量职务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甚至失效。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在国家层面,2020年5月,科技部联合多部门印发《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作为国家试点单位之一,海南大学于2022年出台相关规定,将科技成果95%的所有权赋予成果完成人,同时简化审批程序,教师到该校科学技术发展院报备后即可进行成果转化。

“我们可以说是海大科技成果赋权试点较早的受益者之一。”白新鹏回忆说,2022年10月,团队向学校提出赋权申请,学校将2项知识产权95%的所有权赋予科研人员。今年5月,白新鹏团队将研究成果以作价入股企业的方式完成转化,目前通过该成果开发的产品正在试销,市场反应良好。

“破除科技成果转化的绊脚石,学校赋权改革初见成效。”海南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副院长陈海明说,今年海南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额超过近十年总和。


B 动力从哪来

科研团队可获得95%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净收益

在业界,关于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另一个问题一直被研究和讨论,即转化收益分配问题,到底多少归科研团队?

在采访中,也有不少科研人员吐露心声,利益的划分是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成果,怎么处理好单位和个人的利益是成果转化的关键。

对此,海南大学在赋权改革中明确,将成果转化净收益的95%分配给完成人,绝大部分成果转化收益归于科研团队。对成绩显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能力突出的人员,海南大学还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

谁所有,谁转化,谁受益,科研人员更有成果转化的动力。

12月11日,夏志强忙了整整一天,从早到晚他不仅要上课、开会、指导学生实验,还接待了企业咨询。近10年来,他一直从事数字育种技术研究,带领团队研发的检测技术“Hyper-seq”,大大提高了作物育种效率,受到许多高科技育种企业和科研单位的青睐。

“利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算法,构建一套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的体系,从而实现高效、精准育种。”这就是夏志强团队当前研究的内容,说起来,他信心满满,“Hyper-seq技术获得国际专利授权,不仅可用于作物研究,还可广泛运用于食用菌、水产、畜牧等领域研究。”

从2022年推出这项技术以来,有不少企业向夏志强抛来了“橄榄枝”,希望进一步合作。“能与企业直接进行谈判,这在以前,是难以实现的。通过赋权,我们与企业开展合作更加名正言顺,摆脱了不少束缚。”夏志强直言。

以知识产权作价1000万元投资入股海口植之素生物资源研究所有限公司后,白新鹏团队在3年内以30%的比例与企业分配利润。“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科研团队获得收益,更是为了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社会效益。”白新鹏认为。

还有不少科研人员表示,海大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试点,也是在鞭策高校科研工作者,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做好理论基础研究的同时,把更多好的理论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进行赋权改革,就是要扫清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由此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陈海明说。

得益于相关的改革创新,海南大学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效得到了科研人员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于2021年11月获批海南省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2023年受邀加入国家技术转移海南中心理事单位、热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联盟成员、亚洲农业科教创新联盟成员,大大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化服务能力。


C 改革如何深

赋权改革试点将扩大至其他高校院所、医疗机构、国有企业等

科技成果权属比例、转化收益分配比例的优化,让海南大学科研人员的获得感和荣誉感大幅提升。近年来,有不少科研人员冲着这一利好政策“向海而来”。

而让广大海南科研人员更振奋的是,今年9月,省科技厅等9部门联合印发《海南省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将在海南大学的基础上,面向我省相关单位逐步推广赋权试点。

《实施方案》明确,将在省内或中央在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国有企业、其他具有科研活动能力的事业单位等,通过3年试点,推动建立健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机制和模式。

“技术在不断更新迭代,过时的技术会一文不值,所以要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与其让科技成果束之高阁,还不如让科研人员去转化成果,激发科研积极性和创新活力。

该负责人称,赋权改革以促进我省特色产业发展为目的,将加大政府资金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项目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改进和完善组织管理方式,集中资源和力量,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提升赋权工作各参与方的获得感。

“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不少高校院所曾经面临‘不敢转’的困扰,由于害怕出现工作纰漏,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既想帮助科研人员转化成果,又害怕操作不规范承担责任。”该负责人介绍,《实施方案》明确建立尽职免责机制,在没有牟取非法利益的前提下,可以免除追究其在科技成果定价、自主决定资产评估以及成果赋权中的相关决策失误责任。

值得关注的是,改革还凸显了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政策。根据《实施方案》,试点单位要建立健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使科研人员收入与对成果转化的实际贡献相匹配。与此同时,要建立完善技术转移人才职业晋升通道。

陈海明也提到,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海南大学将把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为教师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的重要依据,将科技成果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贡献者可破格申报高级职称。

一项技术从研发到支撑产业发展,需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方方面面,而赋权只是其中一点,解决的是源头动力问题,但这个动力要达到“多米诺骨牌”的助推效果,还需多方“接力”。

据了解,近年来海南不断完善高水平科创体系建设,集聚一批国际化、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和高端人才,推动国家技术转移海南中心高质量发展,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力度,截至今年10月底,我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0.46亿元。

从束之高阁到落地生金,随着海南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项项科技成果正加速走出实验室,走进海南特色产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总策划:曹健 张杰 齐松梅

执行总监/主编:许世立

版面设计:张昕

检校:王振文 符发

长图文案:许世立

长图素材:邱江华

长图手绘/制作:陈海冰

原标题:

海南探索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科技成果如何落地生金

自宣尾.jpg

值班主任:王凯

值班总监:刘冀冀

内容审核:陈咏棋

责任编辑:吴毓锋

阅读

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