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点击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读懂海南看我的!

组图|“我”在北岛有个家

海南日报客户端 2023-12-20 09:47:55

海南日报记者袁琛 王凯 摄影报道

2023年8月30日,俯瞰海南省三沙市北岛。这里生态环境优越,是国内绿海龟的自然产卵地,素有“龟岛”之称。

在美丽的西沙群岛,有一串珍珠项链般的岛礁,叫七连屿。这里,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绿海龟自然产卵场。七连屿中,从北往南数第二座岛礁,就是我的出生地——北岛。

我是谁?我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绿海龟。每年5月到9月,我和许多海龟姐妹都要想方设法甚至排除万难回到这里,办一件“龟生”大事——生娃。

2023年7月21日晚,在海南省三沙市北岛,一只海龟产完卵后爬向大海。(出于保护海龟的初衷,巡查人员使用较弱的红光照明。)

2023年9月5日夜里9点多,星月之光从夜空洒落,我从远海踏浪而来,爬上北岛白净的沙滩。沙滩上的路,虽短,却不好走,大点的石块、硬物都可能伤到我的胸甲和四肢,更别说是我的宝宝了。徘徊了好一会儿,我终于找到一处松软的沙堆,四肢并用挖呀挖,挖出一个和我差不多大小的沙坑,巢穴就造好啦。

就在我生产完趴在坑里休息时,有两个人悄悄靠近。 他们举着红光手电筒观察我,这光温和不刺眼睛,他们又拿出工具小心翼翼测量我,在纸上写写画画,又在我的巢穴边竖了一块木牌,标上编号。

2023年9月5日晚,在海南省三沙市北岛,一只绿海龟在星空下产卵。北岛沙滩细软绵白,是绿海龟非常喜欢的产卵地。

这是我第三次来北岛产卵,回回上岸都能碰到像这样观察我们的保护者。他们还会细心查看我们的身体。有的姐妹受伤、生病了,会被他们带到北岛上的海龟保护中心治疗。

2023年7月21日,在海南省三沙市北岛海龟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为受伤的玳瑁上药。

听住过院的姐妹说,这家“海龟医院”里不仅有急诊医生提供救治,还有渔民护士给患者送餐、洗澡、上药。住院餐还是新鲜的海鱼和蔬菜!有吃有喝有人照顾,有的姐妹甚至习惯了这种快乐生活……但人类可不让海龟们耍赖皮。经过一段时间的野放训练,康复的海龟就会重返大海。

2023年9月8日,在三沙市北岛海龟保护中心,海龟在吃工作人员投喂的食物。

这一窝,我产下了几十枚卵。在自然环境下,只有千分之一的海龟宝宝能活到成年。但我相信这些人类保护者,会尽最大努力为宝宝们提供帮助。

2023年7月21日,在海南省三沙市北岛,工作人员在给小海龟测量体重。

保护者当中,有三沙市海洋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有渔民,还有各地过来的科研工作者和志愿者。每年的海龟繁殖季,他们组成巡护队日夜巡护,保护海龟产卵场、收治患病受伤海龟、清理沙滩上的海漂垃圾与大石块,为我们产卵创造舒适的环境,也为宝宝们打造一个安稳的摇篮。

2023年9月4日,在海南省三沙市南岛,工作人员、渔民和科研人员在前往海龟巢的路上捡垃圾。

2023年9月1日,在海南省三沙市北岛,工作人员在沙滩上巡护,遇到被海浪拍打到沙滩上的塑料瓶,他们会随手拾起。

2023年9月4日,在海南省三沙市北岛海龟保护中心,三沙市海洋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为小海龟洗澡。

在更远的远方,还有许多大人和孩子,因为保护者们的科普宣传,对我们和海洋产生了兴趣。我们海龟家族有着亿万年的历史,见证过恐龙时代的辉煌。今天,我们还是海洋旗舰物种、现存体型最大的海洋爬行动物,与人类同呼吸、共命运。

保护者们做过一个统计,2022年,西沙群岛海龟上岸产卵359窝,是近年来的最高记录,其中北岛154窝,数量是2021年的1.5倍。越来越多海龟姐妹选择在这里生产,这也是我们对人类爱心最好的回应。

2023年9月7日,在海南省三沙市北岛,技术人员对摄像头进行维修保养。一旦有海龟上岸产卵,智能监测平台便可通过摄像头进行自动监测,并识别出海龟的身份。

2023年9月6日,在海南省三沙市北岛,巡护人员在海龟产卵的地方插牌登记、拍照定位。

我爱北岛的家。它让我确定,无论游到多远,我总有归处。我们的生命就像一个圆规,而北岛就是中心,一代又一代的我们,不断在这里上演着生命的接力与轮回。

2023年7月23日,在海南省三沙市北岛,一只绿海龟游向大海。

再见,北岛,我们下次再见。愿我们有一个安稳漫长的余生,愿能与更多人类成为朋友。 

图片拍摄:袁琛 王凯

图片编辑:宋国强

内.jpg

值班主任:王凯

值班总监:袁锋

内容审核:樊学玲

责任编辑:肖迪

阅读

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