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南日报客户端|记者黄媛艳
10月12日,乐东黎族自治县九所镇中灶村的22.4亩哈密瓜田内,一片橙黄,饱满的豆荚压弯了豆秧,一派丰收景象。
“哈密瓜基地闲季利用,既能有效解决哈密瓜基地‘非粮化’问题,保障国家大豆产业安全,有效轮作也能提升地力,减少病虫害,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百姓收入。”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孙法军表示。
目前,我省哈密瓜种植面积30余万亩,大部分为耕地种植,需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基本农田耕地“非粮化”专项整改,切实保护耕地和粮食产量。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立足海南实际,今年6月在琼开展哈密瓜基地闲季轮作大豆示范项目,选取四个大豆品种进行探索种植。
“海南的光温资源适合大豆种植,一公顷大豆能产生30-100公斤氮肥,还能有一定的收益,哈密瓜基地撂荒闲季轮作大豆,在海南切实可行。”项目负责人张焦平透露,团队在三亚多年开展热带大豆抗虫种质资源鉴定和利用、耐涝、耐盐、高油高蛋白种质资源鉴定的基础上,共选取了三个粒用豆和一个毛豆品种进行种植,力争筛选出适合海南4-10月栽培的大豆品种,建立相应的栽培管理标准,形成哈密瓜基地闲季轮作大豆高产、稳产种植模式。
记者在中灶村试验地看到,传统的哈密瓜田内,每垄都种植了三行大豆,南农99-6、桂夏109、桂夏105、华夏21等品种的大豆长势喜人。
“测产数据表明平均粒用豆最高亩产可达183公斤。”张焦平说,团队克服了海南夏季高温多雨、多虫害的影响,初步探索出热带大豆夏季种植的管理模式等,试验种植取得一定成效。
“2021年开始由盖钧镒院士领衔的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专注开展适宜热带地区栽培的大豆品种选育工作,取得了大豆南繁育种试验亩产逾250公斤等突破,选育品种已在老挝、缅甸等地试种,均取得优异成果。下一步,该校将充分发挥多学科交融、人才汇聚等优势,积极推动热带大豆扩种、推动地方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源超表示。
“要以农民增收为导向,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借力科研机构智慧,推广优良品种、集成科技种植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做好产销对接,推动解决‘非粮化’问题,不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孙法军说。
值班主任:周月光
责任校对:李艳玫
责任编辑:徐慧玲
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