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点击下载

海南日报客户端
读懂海南看我的!

尖峰岭,从伐木林场到国家公园

海南日报客户端 2021-10-12 22:02:34

据海南日报客户端丨记者周月光

尖峰岭,位于海南西部的乐东黎族自治县和东方市,是海南最早的自然保护区,是巨大的天然物种基因库,被称为“植物王国”和“动物乐园”,曾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森林公园”之一。

今天的尖峰岭,以观日出而成为旅游打卡的网红;30年前的尖峰岭,曾经是全国有名的伐木林场。国庆期间,海南日报记者走进尖峰岭,不仅看到热带雨林奇观,还探访到尖峰岭华丽转身的历史。

WechatIMG10368.jpeg

热带雨林奇观

 “这颗古树名叫野荔枝,树龄起码有500年以上,被定为国家一级古树。”10月2日,在尖峰岭深处,护林员刘大业指着一棵粗大的古树说:铺在地上向四周伸展的叫板根,是热带雨林树种特有的标志,这棵古树的板根有六七米宽,因为它要不断生长,必须从四周吸收很多的养分。

记者注意到,这棵古树有10层楼那么高。这是不是尖峰岭最大的树?刘大业说,不是,原始林核心区还有比这更大的树。

多样性,是尖峰岭最大的特点。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7.61%,古树参天、藤蔓交织、溪流纵横、沟谷幽深,有空中花园、绞杀、板根、独木成林等典型的雨林特征。数据显示,尖峰岭在1公顷的样地上,胸径10厘米以上的乔木和木质藤本植物有150多种,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尖峰岭已发现的维管植物2258种、脊椎动物371种、昆虫2222种,其中蝴蝶就多达449种,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高的地区之一,被誉为“热带北缘生物物种基因库”。

在尖峰岭南崖管护区,有一棵奇特的大树 ,三枝巨大的气根,支撑着粗壮的树身,倾斜向上构成像鹿一样的躯干,后面的气根上如鹿的后肢,前面两枝气根犹如腾空的前蹄,树身前部端立如鹿颈,三个枝丫翘起如角。

刘大业说,这就是尖峰岭著名的鹿树,是一棵高山榕树,是典型的热带雨林绞杀奇观,已经正式被列入中国树木奇观,现在是一个热门的旅游景观。

智能化生态监测站

2045.13亿元!今年9月26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公布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2019年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结果。尖峰岭生态站长期野外监测数据为此次核算提供了重要支撑。

走进尖峰岭天池生态监测区,记者看到一根粗塑料管上面架着一个白色的金属箱,上面写着“大气负(氧)离子监测系统”,外面搭着多个仪器,并有两根细天线。

尖峰岭生态站工程师林明献说,这是一个自动化气候环境监测系统,不仅监测大气负(氧)离子,还监测空气颗粒物(PM2.5)、温度、湿度、风速以及光照辐射等,定时自动把各种监测数据无线传输到尖峰岭生态数据管理中心。

尖峰岭生态站最早监测始于1957年,1986年建站,1999年获科技部批准成为国家级野外台站,主要开展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的数据采集和监测研究工作,探索并揭示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理,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和可持续与有效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尖峰岭生态站周璋博士说,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尖峰岭生态站将从海南热带森林碳汇监测网络构建、气候变化背景下热带森林碳汇变化动态及其驱动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探索增强热带森林碳汇潜力的可能途径,为提升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碳中和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曾经伐木30多年

刘大业是尖峰岭护林员,但是,今年国庆假期,他的主要工作是维护尖峰岭景区交通秩序,引导游客有序停车。在尖峰岭工作40年,刘大业的身份不断变化,见证尖峰岭的发展历史。

1981年,刘大业从广东来到海南尖峰岭,第一份工作是采伐林木,直到1990年;第二份工作是植树造林,从1991年到1992年;第三份工作是1993年在林场下岗后到五指山跑运输至1995年;第四份工作是,1996年至1999年回到尖峰岭种植各种经济作物;2000年开始,他成为尖峰岭一名护林员。

前不久,一本名为《尖峰60年》的书出版,作者邢增庆把尖峰岭林业1958年至2018年的60年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时期。

1958年至1992年为森工采伐时期,广大干部职工以高度的革命热情,为支持国家建设,起早贪黑,不辞辛劳,不怕牺牲,建立起一个以林木采伐为主业支撑森林工业产业体系,把尖峰岭林业局发展成为当时海南的八大企业之一。

1993年至1998年为停采转产时期。为保护尖峰岭热带雨林及其生物多样性资源,尖峰岭林业局率先扛起生态保护大旗,于1993年1月1日起率先在全国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得到国家多个部门广泛赞赏。

1998年至今实施“天保工程”时期。尖峰岭林业局1998年开始试点,2000年起正式实施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2002年7月,国务院批准尖峰岭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尖峰岭林业局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实现“天保工程区”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三增”目标。

尖峰岭曾经有5个林场3000多名林业工人,如今,5个林场演变成5个森林管护站3000多名护林员。记者在尖峰岭群山里开车采访80多公里,不时看到曾经的伐木场,但都已经空无一人,路上见到最多的是骑着摩托车巡山的护林员。

最喜欢的工作是护林

在尖峰岭40年,从事过多种工作,刘大业说,他最喜欢的工作是巡山护林员,特别是通过20多年的护林工作,让他更加热爱这片神奇的热带雨林。

国家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刘大业观察到尖峰岭热带雨林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我们1988年采伐的工地,1989年弃荒的运输木材道路,我去年再次经过那里,居然发现工地上、道路上长着多株近十米高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桫椤,真是不可思议!”刘大业说,原来全部采伐成光头山的人工杉木林,现在除杉木在生长外,原始次生林木也在生长,而且恢复的热带雨林的树种还不少,有生长缓慢的珍贵树种,也有一些生长比较快的速生树种,植物自我生长调节功能真是强大!

在巡山护林途中,刘大业还发现,原来极少见到的野生动物物种,包括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时有发现,而且数量不少如红原鸡、圆鼻巨蜥、猕猴、白鹇等。

近年来,尖峰岭森林旅游稳步发展,建成游客接待中心,完成公园大门建设,铺设主峰登山步道、鸣凤谷科普栈道和天池环湖栈道累计长15公里,成为全国森林旅游爱好者打卡网红之一。今年国庆期间,每天凌晨4点,都有数百名来自全国的游客在公园入口处排队登山。

尾部自宣.jpg

值班主任:黄媛艳

责任校对:徐慧玲

责任编辑:李艳玫


阅读

全部评论 ()